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成本最佳化支柱

Last reviewed 2024-10-11 UTC

Google Cloud 架構完善架構的成本最佳化支柱,說明如何運用原則和建議,盡可能提高 Google Cloud工作負載的成本效益。

目標對象包括:

  • 負責策略性成本管理的技術長、資訊長、財務長和其他主管。
  • 架構師、開發人員、管理員和營運人員,他們在機構雲端歷程的各個階段,都會做出影響費用的決策。

內部部署和雲端工作負載的成本模式差異很大。 本地 IT 成本包括資本支出 (CapEx) 和營運支出 (OpEx)。地端硬體和軟體資產的取得成本會折舊,在雲端中,大多數雲端資源的費用都視為營運支出,也就是在消耗雲端資源時產生的費用。這項基本差異凸顯了下列成本最佳化核心原則的重要性。

如要瞭解 AI 和機器學習工作負載專用的成本最佳化原則和建議,請參閱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中的「AI 和機器學習觀點:成本最佳化」。

核心原則

架構完善架構的成本最佳化支柱建議,對應至下列核心原則:

  • 根據業務價值調整雲端支出: 根據業務目標調整 IT 支出,確保雲端資源能帶來可衡量的業務價值。
  • 培養成本意識文化: 確保貴機構中的使用者在做出決策和執行活動時,都會考量成本影響,並確保他們有權存取做出明智決策所需的成本資訊。
  • 最佳化資源用量: 只佈建您需要的資源,並只為耗用的資源付費。
  • 持續最佳化: 持續監控雲端資源用量和成本,並視需要主動進行調整,盡可能提高成本效益。這種做法包括找出並解決潛在的成本效益不彰問題,避免問題惡化。

這些原則與雲端 FinOps 的核心宗旨密切相關。無論規模大小或雲端成熟度如何,任何機構都適用 FinOps。採用這些原則並遵循相關建議,您就能在雲端之旅中控管及最佳化成本。

貢獻者

作者:Nicolas Pintaux | 客戶工程師、應用程式現代化專家

其他貢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