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Cloud 良好架構架構的成本最佳化支柱中,這項原則提供最佳化建議,協助您將 Google Cloud 資源的使用方式與貴機構的業務目標保持一致。
原則總覽
如要有效管理雲端成本,您必須盡可能提高雲端資源提供的業務價值,並盡可能降低總持有成本 (TCO)。評估雲端工作負載的資源選項時,除了考量佈建及使用資源的成本,也要考量管理資源的成本。舉例來說,Compute Engine 上的虛擬機器 (VM) 可能是託管應用程式的經濟實惠選項。不過,如果考量維護、修補及擴充 VM 的額外成本,總擁有成本可能會增加。另一方面,Cloud Run 等無伺服器服務則可提供更高的商業價值。較低的營運開銷可讓團隊專注於核心活動,並有助於提高敏捷性。
為確保雲端資源能發揮最佳效益,請評估下列因素:
- 佈建和使用費用:購買、佈建或使用資源時產生的費用。
- 管理成本:資源的營運和維護作業週期性支出,包括修補、監控和調整等工作。
- 間接成本:您可能會因管理停機、資料遺失或安全漏洞等問題而產生的成本。
- 業務影響:資源帶來的潛在效益,例如增加收益、提升客戶滿意度,以及縮短上市時間。
將雲端支出與業務價值保持一致,即可享有下列優勢:
- 以價值為導向的決策:建議團隊優先考量能帶來最大業務價值的解決方案,並考量短期和長期成本影響。
- 明智的資源選擇:您的團隊擁有評估各種部署選項的業務價值和總擁有成本所需的資訊和知識,因此可以選擇經濟實惠的資源。
- 跨團隊合作:業務、財務和技術團隊之間的跨部門合作,可確保雲端決策符合機構的整體目標。
建議
如要讓雲端支出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請參考下列建議。
優先使用代管服務和無伺服器產品
盡可能選擇代管服務和無伺服器產品,以降低營運負擔和維護成本。這樣一來,團隊就能專注於核心業務活動。這類工具可加快新功能的推出速度,並協助推動創新和價值。
以下是實作這項最佳化建議的範例:
- 如要執行 PostgreSQL、MySQL 或 Microsoft SQL Server 伺服器資料庫,請使用 Cloud SQL,而非在 VM 上部署這些資料庫。
- 如要執行及管理 Kubernetes 叢集,請使用 Google Kubernetes Engine (GKE) Autopilot,而非在 VM 上部署容器。
- 如需 Apache Hadoop 或 Apache Spark 處理需求,請使用 Dataproc 和 Dataproc Serverless。相較於地端部署資料湖泊,以秒計費可協助您大幅降低總持有成本。
平衡成本效益與業務靈活性
控制成本和最佳化資源使用率是重要的目標。不過,您必須平衡這些目標,並滿足靈活基礎架構的需求,讓您能快速創新、迅速回應變化,並更快提供價值。以下是取得平衡的幾個例子:
- 採用 DORA 指標來評估軟體推送成效。變更失敗率 (CFR)、偵測時間 (TTD) 和復原時間 (TTR) 等指標有助於找出並修正開發和部署程序中的瓶頸。減少停機時間並加快交付作業,即可提升作業效率和業務靈活性。
- 遵循網站穩定性工程 (SRE) 做法,提高運作可靠性。SRE 專注於自動化、可觀察性和事件回應,因此可縮短停機時間、減少復原時間,並提高顧客滿意度。只要盡可能減少停機時間並提高營運可靠性,就能避免收益損失,並避免需要提供過多資源做為因應停機事件的安全網。
啟用自助式最佳化功能
為團隊提供自助式成本最佳化工具、可觀察性工具和資源管理平台,鼓勵實驗和探索的文化。讓他們能夠自主地佈建、管理及最佳化調整雲端資源。這麼做有助於培養團隊成員的責任感、加快創新速度,並確保團隊能迅速因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同時兼顧成本效益。
採用並導入 FinOps
採用 FinOps 建立協作環境,讓每位成員都能做出明智決策,平衡成本和價值。FinOps 可促進財務問責制,並有效提升雲端成本效益。
提倡以價值為導向且瞭解總持有成本的思維
鼓勵團隊成員以全盤的角度看待雲端支出,並強調總持有成本,而非只關注前期成本。使用價值流程圖等技巧,以視覺化方式呈現並分析軟體提交程序中的價值流程,並找出可改善的部分。為應用程式和服務導入單位成本,深入瞭解成本驅動因素,並找出可進行成本最佳化的機會。如需更多資訊,請參閱「透過雲端 FinOps 充分發揮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