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監控並改善效能

Last reviewed 2024-12-06 UTC

Google Cloud 良好架構架構的效能最佳化支柱中,這項原則提供最佳化建議,協助您持續監控及改善效能。

部署應用程式後,請使用記錄、追蹤、指標和快訊,持續監控應用程式效能。隨著應用程式不斷成長及演進,您可以根據這些資料點的趨勢重新評估成效需求。您可能需要重新設計部分應用程式,才能維持或改善應用程式效能。

原則總覽

持續改善效能需要強大的監控工具和策略。雲端可觀察性工具可協助您收集主要成效指標 (KPI),例如延遲時間、吞吐量、錯誤率和資源使用率。雲端環境提供多種方法,可針對應用程式、網路和使用者體驗進行精細的效能評估。

改善效能是一項持續進行的努力,需要多管齊下。您可以透過下列關鍵機制和程序,提升成效:

  • 為提供明確的方向並追蹤進度,請定義與業務目標一致的成效目標。設定 SMART 目標:明確、可衡量、可達成、相關且有時限。
  • 如要評估成效並找出有待改善之處,請收集關鍵績效指標。
  • 如要持續監控系統是否有問題,請在監控工具中使用可視化工作流程。運用架構流程繪製技術,找出重複和效率不彰的部分。
  • 如要建立持續改善的文化,請提供培訓和計畫,協助員工成長。
  • 為鼓勵積極持續改善,請鼓勵員工和客戶持續提供應用程式效能相關意見回饋。

建議

如要推廣模組化設計,請參考下列各節的建議。

明確定義成效目標和指標

明確定義與業務目標一致的效能目標。這需要深入瞭解應用程式架構和各個應用程式元件的效能需求。

請優先最佳化直接影響核心業務功能和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元件。為確保這些元件持續以高效率運作,並滿足您的業務需求,請設定具體且可評估的成效目標。這些目標可能包括回應時間、錯誤率和資源使用率門檻。

這種主動式做法有助於找出並解決潛在的瓶頸,最佳化資源分配,最終為使用者提供流暢且高效的體驗。

監控成效

持續監控雲端系統的效能問題,並設定警示,以便在發生任何潛在問題時收到通知。監控和快訊功能可協助您在問題影響使用者之前,及時發現並修正問題。應用程式剖析可協助找出瓶頸,並協助最佳化資源使用情形。

您可以使用工具,有效排解問題並改善網路效能。使用 Google Cloud 觀測功能,找出 CPU、記憶體或網路使用量偏高的區域。這些功能可協助開發人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並改善使用者體驗。Network Intelligence Center 會以視覺化方式呈現網路基礎架構的拓撲,並協助您找出延遲時間較長的路徑。

提供獎勵,鼓勵持續改善

營造持續改善的文化,讓應用程式和使用者體驗都能受惠。

為員工提供訓練和發展機會,提升他們在各項雲端服務的效能技巧技能和知識。建立實務社群 (CoP),並提供指導和輔導計畫,協助員工成長。

為避免被動的績效管理,並鼓勵主動式績效管理,請鼓勵員工、客戶和利害關係人持續提供意見回饋。您可以考慮將這個過程遊戲化,追蹤成效 KPI,並以排行榜的形式定期向團隊呈現這些指標。

為瞭解您的成效和使用者滿意度隨時間變化情形,建議您以量化和質化方式評估使用者意見回饋。HEART 架構可協助您收集五個類別的使用者意見回饋:

  • 快樂
  • 互動
  • 採用率
  • 保留
  • 任務成功

透過這種架構,您可以提供以資料為依據的意見回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指標、可採行的洞察資料,以及清楚的目標,激勵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