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圖表和表格新增至自訂資訊主頁

本文說明如何使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在自訂資訊主頁中新增圖表、表格、量表和評分表。您可以新增折線圖、堆疊面積圖、長條圖或熱視圖,顯示特定時間間隔的指標資料。如果只對最近的測量結果感興趣,請新增表格、圓餅圖、量表、評量表或樹狀圖。指標和評量表會根據最新值與警告和危險門檻的比較結果變色。

您可以新增至資訊主頁的視覺化內容統稱為「小工具」。如需不同小工具類型的一般資訊,請參閱「資訊主頁總覽」。

自訂資訊主頁上的圖表、表格、量表和評量表可以顯示任何具有數值或分配值的指標類型,包括使用者定義的指標記錄指標。圖表無法繪製字串型別資料。

本文說明如何將圖表、表格、量表和評量表新增至自訂資訊主頁,以顯示時間序列資料。如要瞭解如何在資訊主頁中新增其他類型的小工具,請參閱下列文件:

如要瞭解 Cloud Monitoring API,請參閱「使用 API 管理資訊主頁」。

這項功能僅支援 Google Cloud 專案。 如要進行 App Hub 設定,請選取 App Hub 主專案或啟用應用程式的資料夾管理專案。

事前準備

在要建立及管理資訊主頁的 Google Cloud 專案中,完成下列步驟:

  • 如要取得必要權限,以便使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建立及修改自訂資訊主頁,請要求管理員授予專案的「Monitoring 編輯者」 (roles/monitoring.editor) IAM 角色。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授予角色,請參閱「管理專案、資料夾和機構的存取權」。

    您或許還可透過自訂角色或其他預先定義的角色取得必要權限。

    如要進一步瞭解角色,請參閱「使用身分與存取權管理功能控管存取權」一文。

  • 每個資訊主頁最多可放置 100 個小工具。

  • 如要在資訊主頁中新增小工具,您可以選取視覺化資料並設定小工具,也可以先選取資料類型,然後設定視覺化資料。

    舉例來說,如要在資訊主頁中新增顯示 VM 執行個體 CPU 使用率的表格,可以採取下列任一做法:

    • 選取「表格」小工具,然後設定該小工具,顯示 VM 執行個體的 CPU 使用率。
    • 選取「指標」資料類型,將小工具設為顯示 VM 執行個體的 CPU 使用率,然後將小工具類型變更為「表格」

    本頁的說明假設您先選取資料類型,然後設定該資料的顯示方式。

在資訊主頁中新增圖表和表格

本節說明如何使用Google Cloud 控制台設定圖表和表格:

  • 圖表會顯示一段時間內的資料,並提供四種樣式:折線圖堆疊面積圖堆疊長條圖熱視圖。 單一圖表可顯示多種指標類型。舉例來說,您可以設定圖表,顯示從執行個體讀取的磁碟位元組,以及寫入執行個體的磁碟位元組。

    設定圖表後,您可以變更小工具類型。如要瞭解選取特定樣式的原因,請參閱「顯示一段時間內資料的圖表」。

    如要瞭解如何使用 Cloud Monitoring API 設定圖表,請參閱「含有 XyChart 小工具的資訊主頁」。

  • 資料表會為每組標籤值各提供一列。 如果表格顯示多種指標類型的資料,且可以合併,則每個資料列都會包含所有查詢的結果。

    表格樣式有兩種,「表格」小工具會顯示「25%」等數值。「熱門清單」小工具會顯示值,以及與可能值範圍相比的值視覺指標。

    您可以變更表格和圖表的樣式、設定表格欄名稱,以及新增會變更表格儲存格顏色的門檻。如需詳細資訊和範例,請參閱「在資訊主頁上以表格形式顯示資料」。

    如要瞭解如何使用 Cloud Monitoring API 設定表格,請參閱「含有 TimeSeriesTable 小工具的資訊主頁」。

如要將圖表或表格新增至資訊主頁,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中,前往「Dashboards」(資訊主頁)  頁面:

    前往「Dashboards」(資訊主頁)

    如果您是使用搜尋列尋找這個頁面,請選取子標題為「Monitoring」的結果

  2.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的工具列中,選取您的 Google Cloud 專案。如為「App Hub」設定,請選取 App Hub 主機專案或已啟用應用程式的資料夾管理專案。
  3. 執行下列其中一個步驟:

    • 如要建立新的資訊主頁,請選取「建立資訊主頁」
    • 如要更新現有的資訊主頁,請在所有資訊主頁的清單中找到所需資訊主頁,然後選取其名稱。
  4. 按一下工具列中的「新增小工具」圖示

  5. 在「新增小工具」對話方塊中,選取「指標」

  6. 指定要在圖表中顯示的資料。您可以透過選單導向介面、Monitoring Query Language (MQL)、PromQL,或輸入 Monitoring 篩選器來執行這項操作:

    1. 選取要查看的時間序列資料:

      1. 在「指標」元素中,展開「選取指標」選單。

        「選取指標」選單包含有助於尋找可用指標類型的功能:

        • 如要尋找特定指標類型,請使用「篩選列」。舉例來說,如果您輸入 util,選單就會只顯示包含 util 的項目。如果項目通過不區分大小寫的「包含」測試,就會顯示。

        • 如要顯示所有指標類型 (包括沒有資料的指標),請按一下「有效」。根據預設,選單只會顯示有資料的指標類型。

        舉例來說,您可以選擇下列項目:

        1. 在「Active resources」(有效資源) 選單中,選取「VM instance」(VM 執行個體)
        2. 在「Active metric categories」(使用中的指標類別) 選單中,選取「uptime_check」
        3. 在「Active metrics」(使用中的指標) 選單中,選取「Request latency」(要求延遲)
        4. 按一下 [套用]
      2. 選用:如要指定要顯示的部分資料,請在「篩選器」元素中選取「新增篩選器」,然後完成對話方塊。舉例來說,您可以套用篩選器,只查看某個區域的資料。你可以新增多個篩選器。詳情請參閱「篩選圖表資料」。

      詳情請參閱「選取要繪製成圖表的資料」。

    2. 合併及對齊時間序列:

      • 如要顯示每個時間序列,請在「Aggregation」元素中,將第一個選單設為「Unaggregated」,第二個選單設為「None」

      • 如要合併時間序列,請在「Aggregation」元素中執行下列操作:

        1. 展開第一個選單,然後選取函式。

          圖表會重新整理,並顯示單一時間序列。舉例來說,如果選取「平均值」,顯示的時間序列就是所有時間序列的平均值。

        2. 如要合併具有相同標籤值的時間序列,請展開第二個選單,然後選取一或多個標籤。

          圖表會重新整理,並顯示每個不重複標籤值組合的時間序列。舉例來說,如要顯示每個區域的時間序列,請將第二個選單設為「zone」

          如果將第二個選單設為「無」,圖表會顯示一個時間序列。

      • 選用:如要設定資料點之間的間距,請按一下 「新增查詢元素」,選取「最小間隔」,然後輸入值。

      如要進一步瞭解分組和對齊方式,請參閱「選擇圖表資料的顯示方式」。

    3. 選用:如要只顯示值最高或最低的時間序列,請使用「排序與限制」元素。

    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語言」切換按鈕已選取「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舉例來說,如要繪製 Google Cloud 專案中 VM 執行個體的 CPU 使用率圖表,請使用下列查詢:

      fetch gce_instance
      | metric 'compute.googleapis.com/instance/cpu/utilization'
      | group_by 1m, [value_utilization_mean: mean(value.utilization)]
      | every 1m
      

      如要進一步瞭解 MQL,請參閱下列文件:

    Pro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已在「Language」(語言) 切換按鈕中選取「Pro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舉例來說,如要繪製 Google Cloud 專案中 VM 執行個體的平均 CPU 使用率圖表,請使用下列查詢:

      avg(compute_googleapis_com:instance_cpu_utilization)
      

      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使用 PromQL,請參閱「在 Cloud Monitoring 中使用 PromQL」。

    監控篩選器

    1. 在「指標」元素中,依序點選「」和「說明」,然後選取「直接篩選模式」

      系統會刪除「指標」和「篩選器」元素,並建立「篩選器」元素,供您輸入文字。

      如果您在切換至「直接篩選器模式」前選取了資源類型、指標或篩選器,這些設定就會顯示在「篩選器」元素的欄位中。

    2. 在「Filters」(篩選條件) 元素欄位中,輸入 Monitoring 篩選條件。
    3. 合併及對齊時間序列:

      • 如要顯示每個時間序列,請在「Aggregation」元素中,將第一個選單設為「Unaggregated」,第二個選單設為「None」

      • 如要合併時間序列,請在「Aggregation」元素中執行下列操作:

        1. 展開第一個選單,然後選取函式。

          圖表會重新整理,並顯示單一時間序列。舉例來說,如果選取「平均值」,顯示的時間序列就是所有時間序列的平均值。

        2. 如要合併具有相同標籤值的時間序列,請展開第二個選單,然後選取一或多個標籤。

          圖表會重新整理,並顯示每個不重複標籤值組合的時間序列。舉例來說,如要顯示每個區域的時間序列,請將第二個選單設為「zone」

          如果將第二個選單設為「無」,圖表會顯示一個時間序列。

      • 選用:如要設定資料點之間的間距,請按一下 「新增查詢元素」,選取「最小間隔」,然後輸入值。

      如要進一步瞭解分組和對齊方式,請參閱「選擇圖表資料的顯示方式」。

  7. 選用:設定圖表或表格,顯示多個指標類型。

    1. 選取「新增查詢」。新增查詢。舉例來說,系統可能會新增標籤為 B 的查詢。

    2. 在新查詢的「指標」元素中,選取資源類型和指標類型。您也可以新增篩選條件、合併時間序列,以及排序和限制顯示的時間序列數量。

    下圖顯示繪製兩種指標類型時的 Metrics Explorer 畫面:

    Metrics Explorer 範例,顯示兩種指標類型。

    MQL

    不支援。

    PromQL

    不支援。

    監控篩選器

    不支援。

  8. 選用步驟:設定圖表,顯示指標類型的比例。

    1. 設定圖表,顯示兩種指標類型,這兩種指標類型必須具有相同的指標種類。舉例來說,兩者都是 GAUGE 指標。
    2. 確認兩種指標類型的「最小間隔」欄位值相同。如要存取這個欄位,請按一下「新增查詢元素」,然後選取「最短間隔」
    3. 更新匯總欄位。

      建議分母指標類型的標籤與分子指標類型設定的值相符。舉例來說,您可以為分子和分母選取 zone 標籤。

      您不一定要為這兩種指標類型使用同一組標籤,但只能選取這兩種指標類型共用的標籤。

    4. 在查詢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建立比率」,然後完成對話方塊。

      建立比率後,系統會顯示三項查詢:

      • A/B 比率會識別比率查詢。
      • A:識別分子的查詢。
      • B:分母的查詢。

      以下範例說明如何比較每個區域寫入磁碟的位元組總數,與寫入磁碟的位元組總數:

      指標比率範例。

    5. 選用:如要切換分子和分母指標,請在「比率」元素中展開選單,然後選取所需項目。

    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語言」切換按鈕已選取「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MQL 可讓您計算兩項不同指標的比率,並依標籤篩選單一指標,然後計算比率。下列查詢會計算值為 500 的回應與回應總數的比率:

      fetch https_lb_rule::loadbalancing.googleapis.com/https/request_count
      | {
          filter response_code_class = 500
        ;
          ident
        }
      | group_by [matched_url_path_rule]
      | outer_join 0
      | div
      

      如要進一步瞭解 MQL,請參閱下列文件:

    Pro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已在「Language」(語言) 切換按鈕中選取「Pro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舉例來說,如要繪製 my_summary_latency_seconds 指標平均延遲時間的比率圖表,請使用下列查詢:

      sum without (instance)(rate(my_summary_latency_seconds_sum[5m])) /
      sum without (instance)(rate(my_summary_latency_seconds_count[5m]))
      

      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使用 PromQL,請參閱「在 Cloud Monitoring 中使用 PromQL」。

    監控篩選器

    不支援。

  9. 選用:如要變更圖表,請在「顯示」窗格中,按一下「小工具類型」,然後選取所需選項。

    「小工具類型」選單會列出所有可顯示相同類型資料的小工具類型,但部分小工具可能未啟用。舉例來說,假設資訊主頁上的圖表已設定為顯示一種指標類型,折線圖會顯示多個時間序列,且每個測量值都是雙精度浮點數:

    • 「表格」、「圓餅圖」、「折線圖」、「堆疊長條圖」和「堆疊面積圖」小工具會列為「相容」。你可以選取其中任一類型。

    • 評量表度量圖小工具會列為「可調整」,因為這些小工具只能顯示單一時間序列。如要啟用這些小工具類型,請修改分組設定。

    • 「熱視圖」小工具已停用,因為這些小工具只能顯示分布值資料。

    • 記錄面板不會列出,因為記錄面板無法顯示時間序列資料。

  10. 選用:如要變更圖表或表格顯示所選資料的方式,請使用「顯示」窗格中的選項:

  11. 選用:在「顯示」窗格中,設定圖表或表格的顯示狀態。小工具預設為顯示狀態。不過,您可以使用變數控制是否顯示或隱藏小工具。

  12. 如要將變更套用至資訊主頁,請在工具列中按一下「套用」。如要捨棄變更,請按一下「取消」

  13. 如要儲存修改後的資訊主頁,請按一下工具列中的「儲存」

只顯示最新資料

監控功能提供多種方式,讓您只查看最近的測量結果,而非測量記錄:

  • 如要以圖形顯示每個時間序列的最新值,並將每個值顯示為所有值的總和分數,請新增圓餅圖。 您可以設定這些圖表來顯示總值。

  • 如要以一系列巢狀矩形顯示匯總資料的最新值,並讓矩形的顏色與值成正比,請新增樹狀圖小工具

  • 如要以表格形式顯示每個時間序列的最新值,請新增表格。您可以限制表格中的列數,也可以設定表格的列,顯示與值範圍相比的值。

  • 如要根據一組門檻,以綠色、琥珀色或紅色顯示最新值,請在資訊主頁中新增指標或評分卡

使用圓餅圖繪製最新資料的圖表

如要以分數形式查看最新資料,請新增圓餅圖。 與表格一樣,圓餅圖可以顯示任何具有數值的指標類型,並顯示分布值指標的百分位數。每個時間序列都會在圓餅圖中貢獻一個切片。

以下螢幕截圖顯示的資訊主頁,使用 圓餅圖小工具的兩種不同設定,顯示虛擬機器執行個體的 CPU 使用率:

**PieChart** 小工具範例。

如要瞭解如何在資訊主頁中新增圓餅圖,請參閱下列文件:

  • Google Cloud 控制台:請參閱本文件的「新增圖表和表格」一節。

    • 選取要繪製圖表的資料後,在「顯示」窗格中,將「小工具類型」欄位設為「圓餅圖」
    • 如要顯示總值,請將「圖表類型」欄位設為「甜甜圈」
  • Cloud Monitoring API:請參閱「含有 PieChart 小工具的資訊主頁」。

以樹狀圖顯示最新值

如要以巢狀矩形序列的形式查看最新資料,其中每個矩形對應一組不重複的標籤值,請新增樹狀圖。假設您已依 zone 標籤匯總要繪製圖表的資料。 如果將小工具類型設為樹狀圖,樹狀圖中的每個矩形都會對應一個區域。矩形的色彩飽和度與代表的值成正比。

以下螢幕截圖顯示樹狀圖小工具,其中時間序列會依 zonestorage_type 匯總:

**樹狀圖** 小工具範例。

在螢幕截圖中,一個矩形顯示工具提示。

如要設定樹狀圖,請執行下列操作:

  1. 從「新增小工具」窗格中選取樹狀圖小工具。
  2. 使用「選取指標」元素,選取要顯示的指標類型。
  3. 如果「匯總」元素顯示「未匯總」,請使用選單選取匯總函式。例如選取「平均值」或「最大值」
  4. 在「Aggregation」(匯總) 元素的第二個欄位中,選取至少一個標籤。
  5. 如要將變更套用至資訊主頁,請在工具列中按一下「套用」。如要捨棄變更,請按一下「取消」
  6. 如要儲存修改後的資訊主頁,請按一下工具列中的「儲存」

如要瞭解如何使用 API 設定樹狀圖,請參閱「含有 Treemap 小工具的資訊主頁」。

以表格形式顯示最新資料

如要以表格形式查看最新資料,請新增表格。表格可以顯示數值資料,舉例來說,這些圖表可以顯示一或多個指標類型,或是分布值指標的百分位數。

如果表格顯示一種指標類型,表格中的每一列都會對應一個時間序列。顯示數值的表格欄,可以是最新值或匯總值。其他欄會顯示時間序列中的標籤。如果表格顯示多種指標類型,系統會盡可能在同一列顯示兩種指標類型的資料。詳情請參閱資料表如何合併多個指標類型

有兩種小工具會以表格形式顯示資料:「熱門清單」小工具和「表格」小工具。這兩個小工具的主要差異在於,「熱門清單」小工具會排序資料列的順序,並顯示值,以及與可能值範圍相比的值的視覺指標。由於「熱門清單」小工具會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值,因此您無法根據值與門檻的比較結果,為儲存格加上顏色。

如要瞭解如何設定資料表,請參閱下列各節:

下方的螢幕截圖顯示兩個表格。第一個表格會顯示兩種指標類型:從執行個體讀取的位元組數,以及寫入執行個體的位元組數。系統會顯示匯總值和參照長條。第二個表格顯示某種指標類型的最新值,且值資料欄已設定為根據值與門檻的比較結果,以顏色編碼儲存格:

顯示兩種指標類型的表格範例。

顯示最新值或匯總值

根據預設,表格會顯示最新值。不過,表格可以顯示在資訊主頁所選時間範圍內計算出的值。

如要選取最新值或匯總值,請使用「值選項」欄位。

如果顯示匯總值,系統會針對每個時間序列,使用校正函式合併資訊主頁所選時間範圍內的資料。校正函式是匯總選項之一,預設不會顯示。如要查看對齊函式,請展開「Aggregation」元素,然後在第一個元素中選取「Configure aligner」。選取後,「Aggregation」(匯總) 元素會替換為「Grouping」(分組) 元素和名為「Alignment function」(對齊函式) 的選單。

選取要顯示的資料欄

根據預設,表格中的一欄會顯示數值。所有其他資料欄都對應至時間序列中的標籤。如果是以標籤為準的資料欄,資料欄名稱會衍生自標籤。

如要設定表格顯示的資料欄,請展開「顯示的資料欄」選單並進行選取。

設定欄格式

  • 如要設定個別資料欄,請在「Columns」元素中,展開「Override column」選單,選取要修改的資料欄,然後執行下列任一操作:

    • 如要設定資料欄名稱,請使用「顯示名稱」欄位。
    • 如要設定資料在欄中的對齊方式,請使用「靠左對齊」、「置中對齊」 和「靠右對齊」 按鈕。
    • 如要根據數值與門檻的比較結果,為儲存格套用顏色編碼,請設定警告和危險門檻。
    • 如果您編寫 PromQL 查詢,請使用「單位」選單設定資料顯示的單位。使用選單選項設定查詢時,系統會自動設定單位。

顯示參考值

表格可以只顯示一個值,也可以顯示相對於值範圍的值。選取範圍選項後,系統會顯示值和藍色長條,長條長度與顯示的值成正比。

如要設定是否顯示參照值,請使用「指標檢視畫面」元素。

排序及篩選資料表

您可以變更表格中資料列的顯示順序,也可以篩選表格內容,只顯示特定資料列。這些設定不會保留,離開資訊主頁頁面或重新載入資訊主頁時,系統會捨棄您套用的排序和篩選選項。

你可以選擇下列排序和篩選選項:

  • 如要按照某個欄排序表格資料,請按一下欄標題。

  • 如要變更表格欄,請按一下 「查看欄」, 進行修改,然後按一下「確定」

  • 如要只列出特定資料列,請新增一或多個篩選器。你可以新增多個篩選器。如果未在兩個篩選器之間指定 OR 運算子,系統會以邏輯 AND 結合這些篩選器。

    如要新增篩選器,請按一下 Enter property name or value,從選單中選取屬性,然後輸入值或從值選單中選取。舉例來說,如果您依 Name 屬性篩選,並輸入 demo 值,則表格只會列出 Name 欄位包含 demo 值的資料列。

顯示最新資料,並指出警告或錯誤

如要查看與一組以顏色編碼的門檻相比,最近的測量結果為何,請新增量表或評分表。指標只會顯示最新的測量結果,而評量表還會顯示最近的測量記錄。這些小工具的背景顏色也會以不同顏色標示。如果最新值在預期範圍內,小工具顏色為白色。如果值在警告範圍內,小工具會變成琥珀色。同樣地,當值處於危險範圍時,小工具會變成紅色。

兩個小工具都會顯示單一時間序列。以下螢幕截圖顯示的指標範例,是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低於警告和危險門檻時的狀態:

量表範例。

本節的其餘資訊適用於Google Cloud 控制台。如要瞭解如何使用 Cloud Monitoring API,請參閱「具有基本 Scorecard 的資訊主頁」。

如要在資訊主頁中新增量表或評量表,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中,前往「Dashboards」(資訊主頁)  頁面:

    前往「Dashboards」(資訊主頁)

    如果您是使用搜尋列尋找這個頁面,請選取子標題為「Monitoring」的結果

  2.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的工具列中,選取您的 Google Cloud 專案。如為「App Hub」設定,請選取 App Hub 主機專案或已啟用應用程式的資料夾管理專案。
  3. 執行下列其中一個步驟:

    • 如要建立新的資訊主頁,請選取「建立資訊主頁」
    • 如要更新現有的資訊主頁,請在所有資訊主頁的清單中找到所需資訊主頁,然後選取其名稱。
  4. 按一下工具列中的「新增小工具」圖示

  5. 在「新增小工具」對話方塊中,選取「指標」

  6. 指定要在圖表中顯示的資料。您可以透過選單導向介面、Monitoring Query Language (MQL)、PromQL,或輸入 Monitoring 篩選器來執行這項操作:

    1. 選取要查看的時間序列資料:

      1. 在「指標」元素中,展開「選取指標」選單。

        「選取指標」選單包含有助於尋找可用指標類型的功能:

        • 如要尋找特定指標類型,請使用「篩選列」。舉例來說,如果您輸入 util,選單就會只顯示包含 util 的項目。如果項目通過不區分大小寫的「包含」測試,就會顯示。

        • 如要顯示所有指標類型 (包括沒有資料的指標),請按一下「有效」。根據預設,選單只會顯示有資料的指標類型。

        舉例來說,您可以選擇下列項目:

        1. 在「Active resources」(有效資源) 選單中,選取「VM instance」(VM 執行個體)
        2. 在「Active metric categories」(使用中的指標類別) 選單中,選取「uptime_check」
        3. 在「Active metrics」(使用中的指標) 選單中,選取「Request latency」(要求延遲)
        4. 按一下 [套用]
      2. 選用:如要指定要顯示的部分資料,請在「篩選器」元素中選取「新增篩選器」,然後完成對話方塊。舉例來說,您可以套用篩選器,只查看某個區域的資料。你可以新增多個篩選器。詳情請參閱「篩選圖表資料」。

      詳情請參閱「選取要繪製成圖表的資料」。

    2. 使用「Aggregation」(匯總) 欄位合併時間序列:

      • 展開第一個選單,然後選取合併時間序列的函式。
      • 展開第二個選單,確認未選取任何標籤。

    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語言」切換按鈕已選取「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請務必將匯總欄位設為合併所有時間序列。舉例來說,如要繪製 Google Cloud 專案中 VM 執行個體的 CPU 使用率圖表,請使用下列查詢:

      fetch gce_instance
      | metric 'compute.googleapis.com/instance/cpu/utilization'
      | group_by 1m, [value_utilization_mean: mean(value.utilization)]
      | every 1m
      | group_by [], [value_utilization_mean_mean: mean(value_utilization_mean)]
      

      如要進一步瞭解 MQL,請參閱下列文件:

    PromQL

    1. 在查詢建構工具窗格的工具列中,選取名稱為  MQL PromQL 的按鈕。
    2. 確認已在「Language」(語言) 切換按鈕中選取「PromQL」。語言切換按鈕位於同一工具列,可供你設定查詢格式。
    3. 在查詢編輯器中輸入查詢。舉例來說,如要繪製 Google Cloud 專案中 VM 執行個體的平均 CPU 使用率圖表,請使用下列查詢:

      avg(compute_googleapis_com:instance_cpu_utilization)
      

      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使用 PromQL,請參閱「在 Cloud Monitoring 中使用 PromQL」。

    監控篩選器

    1. 在「指標」元素中,依序點選「」和「說明」,然後選取「直接篩選模式」

      系統會刪除「指標」和「篩選器」元素,並建立「篩選器」元素,供您輸入文字。

      如果您在切換至「直接篩選器模式」前選取了資源類型、指標或篩選器,這些設定就會顯示在「篩選器」元素的欄位中。

    2. 輸入 Monitoring 篩選條件。
    3. 使用「Aggregation」(匯總) 欄位合併時間序列:

      • 展開第一個選單,然後選取合併時間序列的函式。
      • 展開第二個選單,確認未選取任何標籤。

  7. 在「顯示」窗格中,設定指標或評分卡:

    1. 按一下「小工具類型」,然後選取「量表」或「評分卡」

    2. 如果是量表小工具,請按一下「量表範圍」,然後設定最小值和最大值。如果儀表板顯示百分比,請將這些值分別設為 0 和 1。

    3. 按一下「量表閾值」,然後設定警告和危險閾值。系統不會使用空白的門檻欄位。

      先前顯示的指標已設定兩個門檻。高於 0.9 的值屬於危險範圍。如果值大於 0.7 但未達到危險範圍,則屬於警告範圍。

    4. 如果是計分卡,請按一下「走勢圖顯示模式」,然後展開選項選單,並選取顯示樣式。

  8. 如要將變更套用至資訊主頁,請在工具列中按一下「套用」。如要捨棄變更,請按一下「取消」

  9. 如要儲存修改後的資訊主頁,請按一下工具列中的「儲存」

資料表如何合併多個指標類型的資料

如果表格查詢多種指標類型,則 Google Cloud 控制台會檢查兩種指標類型匯總資料的附加標籤,執行合併作業。如果兩個查詢共用的標籤可讓監控功能判斷出不重複的資料列 ID,表格中的單一資料列就會顯示每個查詢的最新值。否則,每個時間序列都會自成一列。

舉例來說,假設表格查詢兩種不同的指標類型,我們將這些查詢分別稱為 AB。查詢結果的合併方式如下:

  • 如果兩個查詢的結果具有相同的標籤集,則一律可以成功合併。每列都包含每個查詢的最新值。 如果查詢未傳回特定標籤組合的值,表格儲存格就會空白。

    舉例來說,假設兩個查詢都包含 zone 標籤。表格中,查詢 A 和查詢 B 回報的每個區域都會自成一列。不過,如果查詢 A 傳回的時序區域為 us-central1-a,但查詢 B 未傳回具有這個值的時序,查詢 B 的最新值就會顯示為空白儲存格。

  • 如果某項查詢結果的標籤是另一項查詢結果標籤的子集,系統就會合併結果。

    舉例來說,假設兩個查詢的結果都包含 locationcluster_name 的標籤,但查詢 A 的結果也包含 memory_type 的標籤。在這種情況下,每列都對應一個時間序列,且三個標籤的值都不重複。

    在任何資料列中,查詢 B 顯示的值是與兩個常見標籤 locationcluster_name 相符的時間序列值,第三個標籤則會遭到忽略。

  • 如果兩個查詢的結果沒有共用任何標籤,或是共用部分標籤,但不足以形成單一資料列 ID,則無法合併結果。表格會針對查詢 AB 傳回的每個時間序列列出一個資料列,且部分表格儲存格為空白。

    舉例來說,假設查詢 A 的標籤為 locationmemory_type,而查詢 B 的標籤為 locationcluster_name。即使標籤 location 很常見,也不足以建立不重複的資料列 ID。

    如下一節所述,您或許可以解決合併失敗的問題。

解決合併失敗問題

繪製多個指標的圖表時,如果指標針對相同欄位使用不同的標籤名稱,可能會發生合併失敗的情況。如要解決這項失敗問題,其中一種方式是將一個查詢轉換為 PromQL,然後使用 label_replace() 函式轉換一個指標類型使用的標籤名稱,使其與另一個指標類型相符。

舉例來說,假設資料表設定了兩項查詢:

  • A:查詢Prometheus/kube_pod_container_status_ready/gauge指標類型。匯總選項設為在依 cluster 標籤將資料分組後,加總時間序列。

  • B:查詢kubernetes.io/container/memory/request_bytes指標類型。匯總選項設為在依 cluster_name 標籤將資料分組後,加總時間序列。

由於查詢 A 和查詢 B 的標籤不同,因此表格無法合併結果。

如要解決失敗問題,請將查詢 A 轉換為 PromQL,並將 cluster 替換為 cluster_name。下列範例說明修改後的查詢:

sum by (cluster_name)(
    label_replace(
        avg_over_time(kube_pod_container_status_ready[${__interval}]),
        "cluster_name", "$1", "cluster", "(.*)"
    )
)

異動後,這兩項查詢會產生相同的標籤集。 因此,表格中的每一列都會列出叢集名稱、查詢 A 的值,以及查詢 B 的值。

如要瞭解如何使用 PromQL,請參閱「在 Cloud Monitoring 中使用 PromQL」。

後續步驟

您也可以在自訂資訊主頁中新增下列小工具:

如要瞭解如何探索圖表資料及篩選資訊主頁,請參閱下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