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端指標總覽
Bigtable 提供用戶端指標,您可搭配伺服器端指標使用,以最佳化效能,並在發生效能問題時進行排解。
本頁面提供 Bigtable 用戶端指標的總覽,並討論何時應使用這些指標。如需設定和配置操作說明,請參閱「設定用戶端指標」。如需指標的詳細清單,請參閱「用戶端指標說明」。
用戶端指標的測量時間範圍,是從要求離開應用程式,到應用程式收到回應為止。相較之下,伺服器端指標的測量時間範圍,是從 Bigtable 接收要求到資料的最後一個位元組傳送至用戶端為止。
下列用戶端程式庫的使用者可使用用戶端指標:
- C++ 適用的 Bigtable 用戶端程式庫
- Java 適用的 Bigtable 用戶端程式庫
- Java 適用的 Bigtable HBase 用戶端
- Go 適用的 Bigtable 用戶端程式庫
- Node.js 適用的 Bigtable 用戶端程式庫
您可以透過下列其中一種方式存取用戶端指標:
升級時機
建議您更新所有與 OpenCensus Stats 整合的應用程式,改用 Bigtable 用戶端指標。Bigtable 用戶端指標改善了 OpenCensus 整合功能,而且與 OpenCensus Stats 不同,發布指標不會產生額外費用。
使用用戶端指標的時機
建議您一律搭配使用用戶端和伺服器端指標,全面掌握 Bigtable 效能,並據此採取行動。當您要改善效能或排解問題,並需要判斷問題發生在要求生命週期的哪個區段時,查看用戶端和伺服器端的指標特別有用。
對於下列類型的工作負載,同時使用這兩種指標特別有價值:
- 在面向使用者和商業應用程式中提供服務路徑讀取作業
- 重要後端服務
- 具有多個消費者的資料管道
用戶端指標可協助您瞭解要求生命週期中,哪個部分可能導致延遲:
預期行為
以下是正常現象:
一分鐘啟動時間:啟用用戶端指標後,請讓應用程式執行至少一分鐘,再檢查是否有任何已發布的指標。
伺服器延遲時間與用戶端嘗試延遲時間的微小差異: 啟用用戶端指標後,您可能會發現
bigtable.googleapis.com/server/latencies
和bigtable.googleapis.com/client/attempt_latencies
指標之間有單位數的差異,而您先前並未注意到。舉例來說,如果應用程式在同一個地區使用 Compute Engine VM 和 Bigtable,用戶端嘗試延遲和伺服器延遲之間的差異,就是網路延遲。如果每秒查詢次數為 350,且酬載大小為 5 KB,網路延遲時間約為 4 毫秒。這是預期中的延遲時間。
費用
在 Cloud Monitoring 中查看用戶端指標不會產生費用。如果您使用 Cloud Monitoring API,可能需要支付使用費。詳情請參閱 Google Cloud Observability 定價。
限制
如果應用程式整合了 Dataflow 或 Apache Beam 用戶端程式庫,以及適用於 Java 的 Bigtable HBase 用戶端,則不支援用戶端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