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Key Visualizer
本頁面說明如何使用 Key Visualizer 檢查效能問題是否與 Bigtable 使用模式有關。如果您還沒用過 Key Visualizer,建議做一次這項檢查。
閱讀本頁之前,請先熟悉 Key Visualizer 總覽一文內容。
查看特定時間範圍的掃描結果
Key Visualizer 適用於每個叢集包含至少 1 GB 資料的資料表。資料表達到這個大小時,系統最多可能需要一小時才能執行掃描作業。
如要啟動 Key Visualizer,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中開啟 Bigtable 執行個體清單。
按一下要查看指標的執行個體。
按一下左側導覽窗格中的「Key Visualizer」。
選擇要顯示的資料表和叢集,然後按一下「選取」。
Key Visualizer 會開啟,並顯示資料表上次重新計算索引鍵值區後,到目前為止的資料。
如要變更時間範圍,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依序選取「Resource」 >「Key Visualizer」。
使用滑桿選取要查看熱度圖的時間範圍。
放開撥桿時,撥桿會「彈回」最接近的可用時間。
按一下「更新」。
視時間範圍長度而定,資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載入。
查看掃描結果時,請注意 Key Visualizer 熱度圖會將指標分組到索引鍵值區或連續的資料列範圍,而不是顯示每個個別資料列的指標。詳情請參閱「主要儲存空間」。
如果您想要比較指標或尋找資料關聯性,您可以同時顯示數個所選掃描的 Key Visualizer 指標。相關操作說明請參閱尋找不同指標間的連結。
檢查效能問題
下列各節說明如何完成效能問題的初步檢查。
查看活動總覽
第一步是檢視 Ops 指標的熱視圖,這會測量每列的每分鐘作業數量。這個指標粗略等於讀取和寫入相加後的數量。當您開啟熱視圖時,Key Visualizer 預設會顯示這個指標。
下列範例顯示一個熱視圖,其中不同索引鍵範圍的使用模式出現明顯差異:
- 深色所示的範圍有極少或是完全沒有活動。
- 淺色範圍有明顯較多的活動。
- 中間的亮白色範圍有非常多的活動。
在這個範例中,有一些使用模式會每 24 小時重複一次,可能是因為每天同一時間會執行大型的批次工作。
查看 Ops 指標的熱視圖時,請注意亮色區域並不一定表示效能不佳。在許多情況下,Bigtable 都能運作良好,即使讀取和寫入作業未完全均衡地分散在資料表中。
查看「警告」指標
若出現警告指標,通常表示有效能問題。警告指標出現時,Key Visualizer 會針對造成指標出現的資料列索引鍵或索引鍵範圍提供詳細資料。進一步瞭解警告指標。
如果任一個警告指標含有高數值,則熱視圖的上方會顯示指出問題所在的診斷訊息。進一步瞭解診斷訊息。
如要查看警告指標,請在熱視圖上方尋找 [指標] 下拉式清單,然後選取下列指標之一:
- 讀取壓力指數
- 寫入壓力指數
- 大型資料列
如果這個清單中的項目已停用,該類別就不會顯示警告。 否則,您應查看指標,並深入瞭解指標所指出的問題。詳情請參閱熱視圖探索。
如果熱視圖只顯示低數值的警告指標,或有高數值但發生時間不到 30 分鐘,您應該都不需要採取任何動作。如果您時常看到高數值,最好展開進一步調查。
如果某個索引鍵值區的讀取壓力指數指標長期為 100 以上,您可以採取下列動作來降低這個指數:
如果某個索引鍵值區的寫入壓力指數指標長期為 100 以上,您可以採取下列動作來降低這個指數:
- 修改您的結構定義設計或您的應用程式,讓高使用率或極大型資料列中的資料分散在多個資料列中。
- 更新應用程式,批次處理及簡化寫入 Bigtable 的作業。
如果某個索引鍵值區顯示大型資料列指標,請在標示的索引鍵值區中檢查資料列,接著修改您的結構定義設計或應用程式,讓儲存在這些資料列的資料變少。
繼續調查
如果完成效能問題的初步檢查後,並未看到任何重大警告或意料之外的存取模式,此時可以關閉 Key Visualizer,然後進行您的工作。如否,請查看其他指標,細查哪些索引鍵範圍可能造成問題,繼續進行調查。瞭解詳情。
後續步驟
- 瞭解如何辨別熱視圖中的常見模式。
- 瞭解如何深入探索熱視圖。
- 進一步瞭解熱視圖中可以查看的指標。
- 瞭解 Key Visualizer 可顯示的診斷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