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使用下列分頁,找出要設定設定的備份類型。
資料庫備份
使用下表所示的應用程式設定,設定資料庫備份:
設定 | 輸入 |
---|---|
「使用者名稱和密碼」部分中的 |
1. 從主要節點備份
資料庫驗證 (僅限 Linux):Oracle 資料庫驗證會使用 Oracle 資料庫憑證。使用 Oracle 資料庫驗證時,您必須提供資料庫憑證,才能透過 sysdba 權限連線至資料庫,如果是 Oracle 12c 以上版本,則為 sysbackup 。請根據「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角色」部分,確認資料庫使用者帳戶已選取正確的角色。OS 驗證:不適用 - 不需要資料庫使用者帳戶和服務名稱。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會使用 / as sysdba 的 SQLPLUS 和 target / 的 RMAN 連線至資料庫進行備份。2. 從資料保護 (待命) 節點備份: 資料庫驗證 (僅限 Linux):Oracle 資料庫驗證會使用 Oracle 資料庫憑證進行備份。使用 Oracle 資料庫驗證時,您必須提供資料庫憑證,才能以 sysdba 權限連線至資料庫,如果是 Oracle 12c 以上版本,則應使用 sysbackup 。請確認資料庫使用者帳戶已根據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角色選取適當的角色。OS 驗證:資料庫使用者帳戶必須切換主要的封存記錄,才能擷取資料保護節點的備份一致性副本。在 OS 驗證下,不需要 sysdba 或 sysbackup 權限。如果使用者沒有 sysdba 角色,則需要授予連線、變更系統、選取 dba_tablespaces 的權限。確認資料庫使用者帳戶在「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角色」部分選取「None」角色。 |
資料庫中的使用者角色 | RMAN 備份功能需要 sysdba 角色,如果是 Oracle 12c 以上版本,則需要 sysbackup 角色。預設值為 sysdba 。請根據資料庫中指派給使用者帳戶的角色,選擇正確的角色。這項設定僅適用於資料庫驗證。使用 OS 驗證功能備份資料保護功能:針對非 sysdba 或非 sysoper 資料庫使用者帳戶,選取「None」 角色。非 sysdba 或非 sysoper 的必要權限是 connect, alter system, select on dba_tablespaces 角色。 |
管道數量 | 輸入 RMAN 管道數量,以便設定備份的並行作業。管道數量應根據伺服器可用的核心數量進行設定,並考量其他已設定為並行執行的資料庫備份。通道的預設數量為 2。 |
RMAN 記錄位置 |
根據預設,RMAN 記錄位置為 /var/act/log/rman 。這個項目可讓您變更 RMAN 記錄檔的位置。輸入完整路徑,並加上 RMAN 檔案名稱。 |
Restore validate | RMAN RESTORE VALIDATE 會檢查並驗證備份的完整性。用於偵測資料庫中的任何損毀區塊。選取這個方塊後,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會針對每個備份叫用 RMAN 還原驗證。這項驗證作業成本高昂,且會增加備份時間。 |
RMAN 目錄資料庫名稱(選填) | 這是目錄資料庫服務名稱。這適用於 RMAN CATALOG DATABASE 已設定為備份 RMAN 的使用者環境。目錄資料庫服務名稱必須在 tnsnames.ora 檔案中具有項目,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才能連線。 |
RMAN 目錄使用者和 RMAN 目錄密碼 |
這是 RMAN 在備份期間連線時使用的目錄資料庫使用者名稱和密碼。如果您提供 RMAN 目錄資料庫名稱,則必須提供此值,才能執行與目錄資料庫連結的備份。 |
Oracle 服務名稱 | 可在 tnsnames.ora 檔案中指定新的服務名稱,供備份和災難復原備份使用,如「在非 RAC 環境中建立及驗證 Oracle 服務名稱」和「在 RAC 環境中建立及驗證 Oracle 服務名稱」所述。如果未指定,則備份和 DR 會預設使用 Oracle SID 名稱 (執行個體名稱) 做為服務名稱。新服務名稱或預設 SID 名稱必須在 tnsnames.ora 檔案中設有項目,備份和 DR 才能連線。Oracle 服務名稱僅用於資料庫驗證。 |
Oracle Data Guard 主要節點服務名稱 | 這是在資料保護節點上設定的 tnsnames.ora 檔案中的服務名稱,用於從待命資料庫節點連線至主要資料庫節點。 只有在您要保護 Oracle Data Guard 的資料時,才需要使用這項設定。詳情請參閱「透過 Oracle 資料備援節點進行保護」。 |
叢集節點 | 請使用以下格式指定容錯節點選項:Failover choice:Node IP:servicename:role
這項設定僅適用於 RAC,請參閱設定 RAC 備份和災難復原 RMAN 備份至其他節點的透明容錯功能。範例: 1:172.16.16.21:svc_orarac2_act:F
備援時,角色應為 F 。備份時,角色也可以是 M 。如果節點角色為 M ,備份/還原設備會將其用作備份節點,而非使用原始的受保護節點。 |
Maxcorrupt 參數設定 | 設定 maxcorrupt 可在執行 RMAN BACKUP 指令時,允許在資料檔案中指定數量的先前未偵測到的區塊損毀情形。如果 RMAN 在備份時偵測到超過這個數量的新損毀區塊,備份工作就會中止。 |
版面大小覆寫值 | 區段大小以 MB 為單位。區段大小 RMAN 參數可讓大型檔案的備份作業在多個 RMAN 管道中並行執行。預設區段大小為 16000,即 16 GB。如要覆寫預設值,請輸入介於 1 和 200000 之間的新大小。 |
不要取消分類 | 勾選這個方塊,即可在每次備份工作後,將 RMAN 資料檔案備份中繼資料編目。根據預設,備份和災難復原資料檔案備份作業會在備份開始時建立目錄,然後在備份結束時取消建立目錄。 |
強制使用新的零層級備份 | 備份和災難復原 RMAN 備份會永久採用更新的映像檔副本,每個增量備份都會建立邏輯完整副本。如果需要零級完整備份,請覆寫備份和 DR 增量備份,然後勾選這個方塊,以便執行單一備份工作。請務必在完整的零層級備份完成後清除該值,否則系統會強制將每個備份設為新的零層級 Oracle RMAN RMAN 備份。這會影響快照集區儲存空間。 |
Oracle 設定檔位置 | 使用此選項時,請使用 Oracle RMAN 備份 (例如錢包) 來備份 Oracle 設定檔,以便支援加密。必須提供完整路徑。如果指定資料夾名稱,系統會備份該資料夾下方的所有檔案。如果指定檔案名稱,系統只會備份指定的檔案。 注意:如果 Oracle 資料庫有 TDE,您可以為 Oracle 應用程式設定 Oracle 設定檔位置進階設定,擷取 TDE 的錢包。針對啟用 TDE 的資料庫,應用程式感知掛載作業需要將錢包複製到掛載主機上的適當位置,且必須設定及開啟錢包。 |
AU_SIZE |
用於設定 ASM 磁碟群組 AU 大小的參數,單位為 MB,預設值為 1 MB。這項設定只會在建立磁碟群組時生效,也就是在第零層級備份工作期間。請在第一次備份前設定這項選項,或選取「Force new level 0」(強制使用新 0 級),以便使用新的 AU_SIZE 重新建立磁碟群組。使用新的第 0 層級備份時,請務必確保快照集區有足夠的可用空間。 |
自動探索 RAC 成員 | 勾選這個選項,即可自動探索 RAC 資料庫的所有成員。這可讓您將暫存磁碟對應至所有 RAC 節點。如果主機名稱沒有 FQDN,自動探索功能就無法運作。在這種情況下,請手動新增節點。 |
RAC 成員節點 | 如果您選擇不自動探索 RAC 成員,請提供 RAC 節點清單,將測試磁碟對應至所選 RAC 成員。請先列出受保護的節點。請僅將此選項用於保護 ASM 磁碟群組中的 Oracle 資料庫。 |
封存記錄檔備份
使用下列應用程式設定設定封存記錄檔備份:
設定 | 輸入 |
---|---|
封存記錄備份的管道數量 | 指定備份記錄檔時要使用的 RMAN 管道數量,或並行記錄備份。預設 RMAN 通道為 2。 |
Oracle TNS_Admin 路徑 |
如果 tnsnames.ora 位於非標準位置,請提供該目錄的完整路徑。Oracle TNS_Admin 路徑僅用於資料庫驗證。 |
記錄清除保留期限 | 在提供的空間中,輸入要在封存記錄目的地保留實際工作環境封存記錄的時間數量。舉例來說,如果將這項設定設為四,系統就會從資料庫封存目的地清除超過四小時的封存記錄。預設值為 24 小時。 注意:如果您將記錄檔清除保留期限設為零,系統會在備份工作完成後立即清除記錄檔。如果您這麼做,請將「成功的清除前記錄備份」設為至少一項。 |
清除前記錄備份成功 | 根據預設,封存清除作業不會檢查成功備份的記錄數量。輸入備份成功的記錄數量,系統會在該數量之後執行封存清除作業。 |
交叉檢查封存記錄檔 | 選取這個選項,即可執行交叉檢查,並刪除已過期的實際工作環境封存記錄備份。 |
每天交叉檢查封存記錄的備份 | 選取這個選項,即可在資料庫備份後,每天一次在備份和 DR 暫存磁碟上交叉檢查備份的歸檔記錄檔。如果選取「Crosscheck backup of archivelog」,這個選項會在每次備份歸檔記錄時覆寫交叉檢查。 |
交叉檢查封存記錄的備份 | 選取這個選項,即可交叉檢查備份與 DR 暫存磁碟上的備份檔案,並與每個備份檔案進行比較。 |
每個備份集合的檔案數量 | 指定在封存記錄備份期間,要納入備份集的封存記錄數量。預設值為 4。 |
封存日誌備份服務名稱 | 如果 Oracle 服務名稱已設定為從多個節點執行,請在 RAC 環境中為封存記錄備份提供專屬的 Oracle 資料庫服務名稱。封存記錄備份服務名稱僅用於資料庫驗證。 |
備份暫存磁碟
使用下列應用程式設定設定備份暫存磁碟:
設定 | 輸入 |
---|---|
將 ASM 格式轉換為檔案系統格式 | 根據預設,系統會以預設格式 (ASM 或檔案系統) 擷取資料庫。備份目的地是 ASM,適用於在 ASM 磁碟群組中含有資料檔案的實際工作環境 Oracle 資料庫;檔案系統,適用於在檔案系統中含有資料檔案的 Oracle 資料庫。如果來源資料庫資料檔案位於 ASM 磁碟群組中,且備份目的地必須設為檔案系統暫存磁碟,請將此選項設為 是。 如果是 Windows 環境中的所有 ASM 資料庫,則必須將此選項設為 是。 |
將檔案系統格式轉換為 Oracle ASM 格式 | 根據預設,系統會以預設格式 (ASM 或檔案系統) 擷取資料庫。備份目的地是 ASM,適用於在 ASM 磁碟群組中含有資料檔案的實際工作環境 Oracle 資料庫;檔案系統,適用於在檔案系統中含有資料檔案的 Oracle 資料庫。如果來源資料庫含有檔案系統上的資料檔案,且備份目的地必須設為 Oracle ASM 磁碟群組,請將此選項設為 是。這項操作需要在 Oracle 伺服器上安裝 ASM。 |
ASM 磁碟群組相容性 | 可存取磁碟群組的 ASM 軟體最低版本。如要指定及覆寫備份 ASM 磁碟群組的 ASM 相容性,請參閱「ASM 磁碟群組相容性屬性」。這需要新的強制 Level 0 備份。這會影響快照集區儲存空間。 |
資料庫相容性 | 針對使用磁碟群組的任何資料庫執行個體,所需的最低相容資料庫初始化參數設定。請參閱「ASM 磁碟群組相容性屬性」,指定及覆寫備份 ASM 磁碟群組的 RDBMS 相容性。這需要新的強制 0 級備份。這會影響快照集區儲存空間。 |
暫存磁碟大小 | 根據預設,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會將資料庫備份的暫存磁碟大小計算為資料庫最大大小的 1.5 倍。如要手動指定值,請分配暫存磁碟,以便資料庫在未來兩年內成長。手動設定會限制暫存磁碟的動態成長,並隨著資料庫大小而成長。 |
暫存磁碟精細程度 | 在應用程式備份暫存磁碟中使用多個磁碟時,每個磁碟的最大大小。預設值為 1000 GB。 |
將暫存磁碟精細程度設為暫存磁碟大小下限 | 請將此選項用於大小低於精細度設定 (預設值為 1000GB) 且經常定期增加的應用程式。這個選項可避免頻繁執行成本高昂的完整備份作業。由於暫存磁碟是採用精簡佈建,因此使用暫存磁碟的初始成本不會超過立即使用所需的成本。 |
上一個暫存磁碟的最小大小 | 在應用程式備份暫存磁碟中使用多個磁碟時,最後一個磁碟的最小大小。這個值也用於為備份暫存磁碟分配的額外磁碟,以便因應成長需求。預設值為 250 GB。 |
暫存磁碟掛接點 | 可將暫存磁碟掛載至特定位置。 |
記錄暫存磁碟大小 | 如果已設定記錄備份政策,就會使用此值。根據預設,備份與災難復原服務會使用 30 天的最高水準,決定封存備份的暫存磁碟大小。 注意:您可以建立大小大於系統精細度預設值 1 TB 的記錄備份暫存磁碟,但如果這麼做,系統就會停用自動記錄暫存大小更新功能。如要重新啟用,請等待記錄備份作業成功完成,然後將記錄暫存磁碟大小值重設為預設值。啟用自動記錄前置大小更新功能後,如果計算出的大小小於 1 TB,前置磁碟就不會自動調整大小;如果計算出的大小大於 1 TB,系統會新增磁碟至記錄備份磁碟區,以便擴充磁碟區。 |
Oracle 資料庫的政策範本覆寫值
前往「應用程式管理工具」,然後按一下「應用程式」。
在資料庫上按一下滑鼠右鍵,然後選取「管理備份方案」。
按一下頁面頂端的「政策覆寫」。
在政策覆寫值欄位中輸入必要的輸入內容。如要進一步瞭解記錄保護機制,請參閱「備份方案政策中的資料庫記錄保護機制」
Oracle DBA 指南
- Oracle 資料庫的備份和災難復原
- 保護 Oracle 資料庫的先決條件
- Oracle 修補程式和已知問題
- 準備要保護的 Oracle 資料庫
- 探索及保護 Oracle 資料庫
- Oracle 資料庫的詳細資料和設定
- 在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中使用 dNFS
- 保護所偵測到的 Oracle 資料庫
- 將 Oracle 資料庫掛載為標準掛載點
- 建立 Oracle 資料庫的即時虛擬副本
- 還原及復原 Oracle 資料庫
- 使用掛載和遷移功能立即復原 Oracle 資料庫
- 透過備份和災難復原工作流程佈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