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及探索 Linux 主機

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會在 Linux 主機上偵測檔案系統、網路檔案共用區 (NFS) 共用區,以及支援的資料庫。您必須先執行下列操作,才能從這些主機中探索及備份資料:

新增 Linux 主機

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新增 Linux 主機:

  1. 在管理控制台中,依序前往「管理」>「主機」

  2. 選取「+ 新增主辦人」

  3. 在「新增主機」表單中,輸入名稱和選用的友善名稱。主機名稱開頭必須為英文字母,且可包含英文字母和數字 (0-9)。請注意,底線 (_) 字元不適用於主機名稱。

  4. 在「IP 位址」中輸入主機的 IP 位址,然後按一下「加號」 (+) 新增。

  5. 在「Appliances」部分中,選取要為此主機提供服務的管理主控台管理的應用程式。如果清單很長,您可以使用「搜尋」欄位尋找特定裝置或一組裝置。

  6. 在「Host Type」(主機類型) 中,選取「Generic」(一般)

  7. 輸入應用程式探索憑證,即可探索及保護主機上的資料庫應用程式。這個欄位僅適用於 MariaDB、MaxDB、MySQL、PostGresSQL、SAP ASE 和 SAP IQ 資料庫。

  8. 在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設定中,完成下列步驟:

  9. 按一下「Add」(新增)。如果您收到部分成功訊息,請按照驗證備份/復原裝置與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連線的操作說明進行。

新增密鑰

如要更新密鑰或未在初始時新增密鑰,您可以在 Linux 主機中新增密鑰。

  1. 前往管理控制台,依序選取「管理」和「主機」

  2. 在 Linux 主機上按一下滑鼠右鍵,然後選擇「編輯」

  3. 前往「備份和災難復原代理程式設定」,然後找出「Secret」欄位。

  4. 將先前儲存在「密鑰」欄位的密鑰貼到「密鑰」欄位,然後按一下「儲存」。確認「憑證」狀態已變更為「有效」。如果您收到部分成功訊息,請按照驗證備份/復原裝置與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連線的操作說明進行。

異常長的備份工作和 fstrim

備份和災難復原服務 CBT 技術會使用位圖,為受保護的磁碟區的每個寫入作業產生位圖。修改檔案系統中繼資料區塊的 fstrim 等公用程式會導致備份程序複製額外資料,進而增加備份時間。

Linux 主機上的 iSCSI 連線

如果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要使用 iSCSI 將備份資料寫入暫存磁碟,則主機上必須安裝 iSCSI 啟動器。

在 Linux 主機上安裝 iSCSI 啟動工具

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在 CentOS、RHEL、SLES 或 Ubuntu 主機上安裝 iSCSI 啟動器。

CentOS

  1. 請確認您已安裝 iscsi-initiator-utils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iscsi
    

    您也可以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啟動程序包:

      rpm -qa | grep iscsi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iscsi-initiator-utils-6.2.0.865-6.el5.x86_64.rpm
    
  2.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您可以繼續執行下列指令來安裝套件: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3. 使用下列指令驗證 iSCSI 啟動器名稱。每個主機都必須有獨特的啟動程序名稱: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RHEL

  1. 請確認已安裝 iscsi-initiator-utils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iscsi
    

    您也可以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啟動程序包:

      rpm -qa | grep iscsi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iscsi-initiator-utils-6.2.0.865-6.el5.x86_64.rpm
    
  2.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您可以繼續執行下列指令來安裝套件: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3. 使用下列指令驗證 iSCSI 啟動器名稱。每個主機都必須有獨特的啟動程序名稱: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SLES

  1. 請確認您已安裝 iopen-iscsi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rpm -qa | grep iscsi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open-iscsi-x.x.x.x
      yast2-iscsi-client-x.x.x.x
    
  2. 如果您沒有看到這兩個套件,請按照下列程序安裝 open-iscsi:

    1. 執行 yast2 sw_single

    2. 在搜尋欄中輸入 iscsi

    3. 選取 open-iscsi,然後按一下「接受」

  3. 使用下列指令驗證 iSCSI 啟動器名稱。每個主機都必須有獨特的啟動程序名稱:

      cat /etc/iscsi/initiatorname.iscsi
    

Ubuntu

  1. 使用下列指令在 Ubuntu 主機上安裝 iSCSI 啟動器:

      sudo apt install open-iscsi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open-iscsi is already the newest version (2.0.874-5ubuntu2.11).
      open-iscsi set to manually installed.
      The following package was automatically installed and is no longer required:
      libnuma1
      Use 'sudo apt autoremove' to remove it.
      0 upgraded, 0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0 not upgraded.
    

查看及設定主機通訊埠

設定及規劃備份與 DR 部署作業時,已設定端口。您可以使用本節,將主機上的新 iSCSI 通訊埠資訊,覆寫備份/復原裝置提供的通訊埠資訊,以便連線至裝置。這項通訊埠資訊會傳送至設備。

如要查看或覆寫裝置提供的連接埠資訊,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操作:

  1. 在管理控制台中,按一下「管理」下拉式選單,然後選取「主機」

  2. 按一下主機的滑鼠右鍵,然後點選「編輯」

  3. 按一下「新增埠」

  4. 在「Add port」對話方塊中,選取裝置 (如果有多個裝置連線至主機)。

  5. 選取「WWPN」或「iSCSI」

  6. 按一下「Add」,然後「Save」主機設定。

Linux 主機上的 NFS 連線

如果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要透過 NFS 將備份資料寫入暫存磁碟,則必須在主機上安裝 NFS 用戶端。

變更暫存磁碟格式

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變更暫存磁碟格式:

  1. 在管理控制台中,按一下「管理」下拉式選單,然後選取「主機」

  2. 在要變更暫存磁碟格式的主機上按一下滑鼠右鍵,然後按一下「編輯」

  3. 將「前置磁碟格式」設定從「Block」變更為「NFS」

    這可確保前置磁碟會以 NFS 共用區的形式呈現,且備份和 DR 代理程式會使用這個共用區。掛載以 NFS 擷取的映像檔時,必須以 NFS 共用方式存取,無法使用 iSCSI 存取。

在 Linux 主機上安裝 NFS 用戶端

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在 Centos、RHEL、SLES 或 Ubuntu 主機上安裝 NFS 用戶端程式庫。

CentOS

  1. 請確認您已安裝 nfs-utils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nfs
    

    如要檢查啟動程序包,請執行下列指令:

      rpm -qa | grep nfs
    

    輸出結果看起來與下列內容相似:

      nfs-utils-lib-1.1.5-9.el6.x86_64
      nfs-utils-1.2.3-54.el6.x86_64
    
  2.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請執行下列指令,繼續安裝 NFS 用戶端套件:

      yum install nfs-utils nfs-utils-lib
    
  3. 請使用下列指令,確認 Linux 主機上已安裝 rpcbind (portmapper) 套件: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rpcbind
    

    如要檢查啟動程序包,請執行下列指令:

      rpm -qa | grep rpcbind
    

    輸出內容會類似以下內容:

      rpcbind-0.2.0-11.el6.x86_64
    
  4.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請使用下列指令繼續安裝 rpcbind

      yum install rpcbind
    

RHEL

  1. 請確認您已安裝 nfs-utils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nfs
    

    如要檢查啟動程序包,請執行下列指令:

      rpm -qa | grep nfs
    

    輸出內容會類似以下內容:

      nfs-utils-lib-1.1.5-9.el6.x86_64
      nfs-utils-1.2.3-54.el6.x86_64
    
  2.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請繼續執行下列指令,安裝 NFS 用戶端套件:

      yum install nfs-utils nfs-utils-lib
    
  3. 請使用下列指令,確認 rpcbind (portmapper) 套件已安裝在 Linux 主機上:

      yum list installed | grep rpcbind
    

    如要檢查啟動程序包,請執行下列指令:

      rpm -qa | grep rpcbind
    

    輸出內容會類似以下內容:

      rpcbind-0.2.0-11.el6.x86_64
    
  4.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請使用下列指令繼續安裝 rpcbind

      yum install rpcbind
    

SLES

  1. 請確認您已安裝 nfs-utils-utils 套件。使用下列指令檢查已安裝的套件:

      rpm -qa | grep nfs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nfs-client-1.2.1-2.6.6
      yast2-nfs-common-2.17.7-1.1.2
      yast2-nfs-client-2.17.12-0.1.81
    
  2. 如果您沒有看到 nfs-clientyast2-nfs-xxxx 套件,請使用 YaSTzypper 搭配下列指令安裝 NFS 用戶端套件。

    • 使用 YaST 執行下列指令:

       yast2 --install yast2-nfs-client
       yast2 --install yast2-nfs-common
      
    • 使用 zypper 執行下列指令:

        zypper install nfs-client
      
  3. 請使用以下指令,確認 rpcbind (portmapper) 套件已安裝在 Linux 主機上:

        rpm -qa | grep rpcbind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rpcbind-0.1.6+git20080930-6.15
    
  4. 如果沒有看到任何內容,則必須使用 YaSTzypper 安裝套件:

    • 使用 YaST 執行下列指令:

        yast2 --install rpcbind
      
    • 使用 zypper 執行下列指令:

        zypper install rpcbind
      

Ubuntu

  1. 使用下列指令在 Ubuntu 主機上安裝 NFS 用戶端程式庫:

      sudo apt install nfs-common
    

    輸出看起來類似以下內容: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package was automatically installed and is no longer required:
      libnuma1
      Use 'sudo apt autoremove' to remove it.
    

設定暫存磁碟 I/O 路徑 (僅限 VMware VM)

Linux VMware VM 也可以選取暫存磁碟 I/O 路徑。您可以使用 ESX 主機指派 NFS 或 SAN (iSCSI) 傳輸,也可以略過 ESX 主機並將其導向至 VM。NFS 傳輸模式為預設值。這不會影響「將暫存磁碟格式設為訪客」設定。

請按照下列操作說明設定暫存磁碟 I/O 路徑:

  1. 在管理控制台中展開「管理」下拉式選單,然後選取「主機」

    畫面上會顯示「主機」頁面。

  2. 依「Generic」類型的主機篩選,然後在「僅顯示」部分選取「Virtual Machines」

  3. 選取要設定暫存磁碟 I/O 路徑的主機,然後按一下「編輯」

  4. 在「Edit Host」頁面中,前往「Staging Disk I/O Path」部分。

  5. 請根據下表中的資訊,選取下列其中一個選項:

傳輸 備份和災難復原磁碟區 顯示音量的位置 連結至 VM 的形式
NFS 傳輸 透過 NFS 資料儲存庫 ESXi 主機 VMDK
SAN 傳輸 透過 iSCSI ESXi 主機 iSCSI 啟動器 原始裝置對應 (RDM)
SAN 到 Guest 透過 iSCSI 訪客 VM iSCSI 啟動器 封鎖裝置
NFS 到訪客 透過 NFS 訪客 VM NFS 用戶端 NFS 共用區
  1. 按一下 [儲存]

在 Linux 主機上尋找記錄和指令碼

在 Linux 主機上,代理程式記錄 (稱為 UDSAgent.logs) 會儲存在 /var/act/log 中。您可以建立指令碼,在 Linux 主機上針對應用程式執行前置和後置動作。如要使用指令碼,請建立名為 /act/scripts 的資料夾,並將所有指令碼儲存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