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說明如何建立及管理 Anywhere Cache 快取執行個體。
如要瞭解如何使用及管理從「任何位置」快取啟動的長時間執行作業 (非同步快取作業),請參閱使用長時間執行的作業。
使用 Anywhere Cache 前,請先參閱限制。
事前準備
如要取得建立及管理 Anywhere Cache 快取所需的權限,請要求管理員在您要建立快取的值區上,授予您儲存空間管理員 (roles/storage.admin
) IAM 角色。
這個預先定義的角色具備建立及管理 Anywhere Cache 快取所需的權限。如要查看確切的必要權限,請展開「必要權限」部分:
所需權限
如要建立及管理 Anywhere Cache 快取,必須具備下列權限:
-
storage.anywhereCaches.disable
(停用快取時必須提供) -
storage.anywhereCaches.get
(取得快取時必須提供) -
storage.anywhereCaches.create
(建立快取時必須提供) -
storage.anywhereCaches.list
(列出快取時必須提供) -
storage.anywhereCaches.pause
(暫停快取時必須提供) -
storage.anywhereCaches.resume
(必須提供此目錄才能繼續使用快取) -
storage.anywhereCaches.update
(更新快取時必須提供)
您也可以透過自訂角色取得這些權限。
如要瞭解如何授予值區角色,請參閱「搭配值區使用 IAM」。
如要管理從 Anywhere Cache 方法啟動的長期執行的作業,您可能需要其他角色和權限。詳情請參閱長時間執行作業的必要角色。
建立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要快取資料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上,按一下「Configuration」(設定) 分頁標籤。
在「Anywhere Cache」部分,按一下「設定快取」。
系統會顯示值區的「Edit configuration for <your_bucket_name>」(編輯「<your_bucket_name>」的設定) 頁面。
在「快取區域」部分中,按一下包含要建立快取區域的區域。
在「快取區域」部分,選取要建立快取的區域。為選取的每個可用區指定快取的「存留時間」和「擷取」選項。
點選 [Save configuration] (儲存設定)。
在隨即顯示的對話方塊中,按一下「確認」。
「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會開啟「Operations」(作業) 分頁標籤,顯示建立快取作業的工作狀態。
您也可以直接在「Bucket list」(儲存區清單) 頁面查看儲存區的快取狀態。如要這樣做,請按照下列指示操作: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按一下「查看資料欄」圖示 (
), 選取「快取」,然後按一下「確定」。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creat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create gs://BUCKET_NAME ZONE
取代:
BUCKET_NAME
替換為要快取資料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將
ZONE
替換為快取執行的區域。例如:us-east1-b
。如要一次建立多個快取,可以指定多個區域。例如
us-east1-b us-east1-c us-east1-d
。
設定下列選用標記,進一步控管快取建立作業:
--ttl
:指定快取中資料的存留時間 (TTL),單位為秒。如未指定,則預設為86400s
(24 小時)。--admission-policy
:指定資料擷取到快取的時間點。值可以是ADMIT_ON_FIRST_MISS
或ADMIT_ON_SECOND_MISS
。如未指定,則預設為ADMIT_ON_FIRST_MISS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與 AnywhereCache 建立作業相關聯的長時間執行作業 ID。您可以取得長時間執行的作業詳細資料,或取消長時間執行的作業,在作業完成前停止 AnywhereCaches 建立作業。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建立包含下列資訊的 JSON 檔案:
{ "zone": "ZONE", "ttl": "TIME_TO_LIVE", "admissionPolicy": "ADMISSION_POLICY" }
取代:
將
ZONE
替換為快取執行的區域。例如:us-east1-b
。TIME_TO_LIVE
,並設定快取中資料的存留時間 (TTL)。這個值可以介於 1 小時到 7 天之間,以秒為單位指定。如未指定,則預設為86400s
(24 小時)。ADMISSION_POLICY
,並根據快取的准入政策,指定資料的擷取時間。值可以是admit-on-first-miss
或admit-on-second-miss
。如未指定,則預設為admit-on-first-miss
。
-
curl -X POST --data-binary @JSON_FILE_NAME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
取代:
將
JSON_FILE_NAME
改成您在步驟 2 建立的 JSON 檔案名稱。BUCKET_NAME
替換為要快取資料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
如果作業成功,會傳回 google.longrunning.Operation
。
您可以取得長時間執行的作業詳細資料,或取消長時間執行的作業,在作業完成前停止 AnywhereCaches 建立作業。
查看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與要查看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上,按一下「Configuration」(設定) 分頁標籤。
在「Anywhere Cache」部分中,按一下「Cache」欄位旁邊的「Edit」
。在隨即顯示的「編輯設定」頁面中,選取要查看區域內所有快取的區域。
接著,您可以在「快取區域」窗格中查看每個可用快取的詳細資料。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describ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describe ID
取代:
ID
,並使用快取執行個體的 ID,公式為BUCKET_NAME/ANYWHERE_CACHE_ID
。例如:my-bucket/us-east1-b
。
使用選用的 raw
旗標,輸出原始 API 回應,而非標準化 API 回應。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 AnywhereCache 資源。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
curl -X GE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ANYWHERE_CACHE_ID"
取代:
BUCKET_NAME
改成與要擷取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將
ANYWHERE_CACHE_ID
替換為快取所在的區域。例如:us-east1-b
。
如果成功,這項作業會傳回 AnywhereCache 資源。
列出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與要查看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上,按一下「Configuration」(設定) 分頁標籤。
在「Anywhere Cache」部分中,按一下「Cache」欄位旁邊的「Edit」
。在隨即顯示的「編輯設定」頁面中,選取區域即可查看該區域可用區中的所有快取。
區域內所有可用快取都會顯示在「快取區域」窗格中。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list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list gs://BUCKET_NAME
取代:
BUCKET_NAME
改成與要列出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 AnywhereCache 資源清單。
您可以選擇使用 --raw
標記傳回原始 API 回應,而非標準化回應。如要進一步瞭解如何控管清單行為 (例如結果分頁),請參閱 gcloud storage ls
說明文件。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
curl -X GE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
取代:
BUCKET_NAME
,並填入與要擷取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
列出多個快取時,您可以將結果分頁。
如果成功,這項作業會傳回 AnywhereCache 資源清單。如要進一步瞭解這項回應的結構,請參閱「AnywhereCaches List 說明文件中的回應」。
更新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要更新快取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中,按一下「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然後在導覽選單中按一下「Anywhere Cache」(Anywhere Cache)。
按一下「編輯設定」。
在隨即顯示的「編輯設定」頁面中,更新快取的屬性,然後按一下「儲存」。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updat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update ID
取代:
ID
,並使用快取執行個體的 ID,公式為BUCKET_NAME/ANYWHERE_CACHE_ID
。例如:my-bucket/us-east1-b
。如要一次更新多個快取,可以指定多個 ID。例如
my-bucket/us-east1-b my-bucket/us-east1-c
。
使用下列旗標更新快取設定。如未指定標記,值會維持不變。
--ttl
:指定快取中資料的存留時間 (TTL),單位為秒。--admission-policy
:指定資料擷取到快取的時間點。值可以是ADMIT_ON_FIRST_MISS
或ADMIT_ON_SECOND_MISS
。
如果執行成功,指令會傳回與 AnywhereCache 更新作業相關聯的原始長時間執行作業 ID。您可以取得長時間執行的作業詳細資料。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建立 JSON 檔案,內含要更新的快取屬性變更。
{ "ttl": "TIME_TO_LIVE", "admissionPolicy": "ADMISSION_POLICY" }
取代:
TIME_TO_LIVE
,並在快取中設定資料的存留時間。這個值可介於 1 小時至 7 天之間,以秒為單位指定。如未指定,系統會繼續使用目前的值。ADMISSION_POLICY
,並根據快取的准入政策,指定資料的擷取時間。值可以是admit-on-first-miss
或admit-on-second-miss
。如未指定,系統會繼續使用目前的值。
以下範例會將快取的 TTL 更新為 2 天,並將准入政策更新為在第二次未命中時擷取資料:
{ "ttl": "172800s", "admissionPolicy": "admit-on-second-miss" }
如要套用新屬性,請使用
cURL
透過JSON API 要求更新快取:curl -X PATCH --data-binary @JSON_FILE_NAME \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ANYWHERE_CACHE_ID"
取代:
將
JSON_FILE_NAME
改成您在步驟 2 建立的 JSON 檔案名稱。BUCKET_NAME
,其中包含要更新的快取相關聯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ANYWHERE_CACHE_ID
,其中包含快取的 ID。例如:us-east1-b
。
如果作業成功,會傳回 google.longrunning.Operation
。
您可以取得長時間執行的作業詳細資料。
暫停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找出與要暫停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然後點選該值區的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中,按一下「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然後在導覽選單中按一下「Anywhere Cache」(Anywhere Cache)。
按一下「暫停/繼續快取」。
在顯示的窗格中,按一下「暫停快取」圖示 (
)。按一下 [關閉]。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paus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pause ID
取代:
ID
,並使用快取執行個體的 ID,公式為BUCKET_NAME/ANYWHERE_CACHE_ID
。例如:my-bucket/us-east1-b
。如要一次暫停多個快取,可以指定多個 ID。例如
my-bucket/us-east1-b my-bucket/us-east1-c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成功訊息。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
curl -X POS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ANYWHERE_CACHE_ID/pause"
取代:
BUCKET_NAME
,並填入要暫停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ANYWHERE_CACHE_ID
,其中包含快取的 ID。例如:us-east1-b
。
如果成功,作業會傳回格式化的 AnywhereCache 資源。
恢復快取
控制台
如要繼續使用已暫停的快取,請完成下列操作說明: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與要繼續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中,按一下「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然後在導覽選單中按一下「Anywhere Cache」(Anywhere Cache)。
按一下「暫停/繼續快取」。
在隨即顯示的窗格中,按一下「繼續快取」圖示 (
)。按一下 [關閉]。
如要恢復已停用的快取,請完成下列操作說明: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與要繼續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中,按一下「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然後在導覽選單中按一下「Anywhere Cache」(Anywhere Cache)。
按一下「停用/恢復快取」。
在隨即顯示的窗格中,按一下「繼續快取」圖示 (
)。按一下 [關閉]。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resum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resume ID
取代:
ID
,並使用快取執行個體的 ID,公式為BUCKET_NAME/ANYWHERE_CACHE_ID
。例如:my-bucket/us-east1-b
。如要一次恢復多個快取,可以指定多個 ID。例如
my-bucket/us-east1-b my-bucket/us-east1-c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格式化的 AnywhereCache 資源。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
curl -X POS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ANYWHERE_CACHE_ID/resume"
取代:
BUCKET_NAME
替換成與要繼續的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ANYWHERE_CACHE_ID
,其中包含快取的 ID。例如:us-east1-b
。
如果成功,作業會傳回格式化的 AnywhereCache 資源。
停用快取
控制台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按一下與要停用快取相關聯的值區名稱。
在「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中,按一下「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然後在導覽選單中按一下「Anywhere Cache」(Anywhere Cache)。
按一下「停用/恢復快取」。
在隨即顯示的窗格中,按一下「停用快取」圖示 (
)。在隨即顯示的對話方塊中,按一下「確認」。
按一下 [關閉]。
指令列
使用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disable
指令:
gcloud storage buckets anywhere-caches disable ID
取代:
ID
,並使用快取執行個體的 ID,公式為BUCKET_NAME/ANYWHERE_CACHE_ID
。例如:my-bucket/us-east1-b
。如要一次停用多個快取,可以指定多個 ID。例如
my-bucket/us-east1-b my-bucket/us-east1-c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格式化的 AnywhereCache 資源。
用戶端程式庫
C++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C++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Java
詳情請參閱 Cloud Storage Java API 參考說明文件。
如要驗證 Cloud Storage,請設定應用程式預設憑證。 詳情請參閱「設定用戶端程式庫的驗證機制」。
Terraform
如要瞭解如何搭配使用「任何位置」快取與 Terraform,請參閱 google_storage_anywhere_cache
Terraform 說明文件。
REST API
JSON API
安裝並初始化 gcloud CLI,以便為
Authorization
標頭產生存取權杖。-
curl -X POST -H "Authorization: Bearer $(gcloud auth print-access-token)" \ "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storage/v1/b/BUCKET_NAME/anywhereCaches/ANYWHERE_CACHE_ID/disable"
取代:
BUCKET_NAME
,其中包含要停用快取的值區名稱。例如:my-bucket
。ANYWHERE_CACHE_ID
,其中包含快取的 ID。例如:us-east1-b
。
如果成功,指令會傳回格式化的 AnywhereCache 資源。
監控快取效能
Google Cloud 控制台的 Cloud Storage 部分提供監控圖表,可讓您使用指標追蹤快取的效能。您也可以使用 Cloud Monitoring 查看這些監控圖表。
可用的圖表
圖表 | 資源階層結構層級 | 說明 |
---|---|---|
位元組剔除率 | 值區 | 每小時取樣一次,從快取中剔除的位元組速率。這項資料每小時更新多次,以便預留時間對資料進行後續處理。 |
位元組剔除率 | 專案 | bucket 中所有快取剔除的位元組速率,每小時取樣一次。這項資料每小時更新多次,以便預留時間對資料進行後續處理。 |
快取中的位元組數 | 值區 | 快取中的位元組速率,每小時取樣一次。這項資料每小時更新多次,以便預留時間對資料進行後續處理。 |
快取中的位元組數 | 專案 | 這個 bucket 所有快取中的位元組速率,每小時取樣一次。 這項資料每小時更新多次,以便預留時間對資料進行後續處理。 |
快取處理量效益 | 專案 | 區域、雙區域或多區域的資料傳輸頻寬配額比率、配額用量,以及快取提供的額外處理量。快取提供的額外處理量不會計入配額,因此使用快取之後,專案的處理量可以超出配額上限。 |
命中率作業 | 值區 | 符合條件的所有快取作業中,有多少比例的快取作業是透過快取提供所要求的資料。這項指標每 60 秒取樣一次。如果讀取內容完全從快取傳回,該項作業會計為「命中」。如果讀取內容只有一部分或並非從快取傳回,該項作業則會計為「失敗」。 |
命中率作業 | 專案 | 這項指標以 60 秒為間隔,顯示符合條件的所有快取作業中,有多少比例的快取作業是透過某個 bucket 的所有快取提供所要求的各項資料。如果讀取內容完全從快取傳回,該項作業會計為「命中」。如果讀取內容只有一部分或並非從快取傳回,該項作業則會計為「失敗」。 |
命中率 (位元組數) | 值區 | 快取提供的位元組數,在符合條件的快取總位元組數中的占比。每 60 秒取樣一次。 |
命中率 (位元組數) | 專案 | 某個 bucket 所有快取提供的位元組數,在符合條件的快取總位元組數中的占比,每 60 秒取樣一次。 |
原始位元組擷取率 | 值區 | 擷取至各快取的原始位元組速率,每 60 秒取樣一次。所有擷取的位元組 (包括非計費位元組) 都會用於計算這項指標的值。這項指標會即時回報。 |
原始位元組擷取率 | 專案 | 擷取至 bucket 所有快取的原始位元組速率,每 60 秒取樣一次。所有擷取的位元組 (包括非計費位元組) 都會用於計算這項指標的值。這項指標會即時回報。 |
處理量 - 快取命中 | 值區 | 快取提供的處理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
處理量 - 快取命中 | 專案 | 某個 bucket 所有快取提供的處理量,每 60 秒取樣一次。 |
處理量 - 快取失敗 | 值區 | 每 60 秒取樣一次,顯示未透過快取提供的處理量。 |
處理量 - 快取失敗 | 專案 | bucket 中任何快取未提供的處理量,取樣頻率為每 60 秒一次。 |
存取圖表
監控圖表會擷取個別值區或專案內所有值區的資料。圖表擷取的資源階層層級,會決定您可以在何處存取圖表。
存取值區層級圖表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值區清單中,找出您要查看監控圖表的值區,然後點選該值區名稱。
前往「Bucket details」(值區詳細資料) 頁面,點選「Observability」(可觀測性) 分頁標籤。
在導覽選單中選取「Anywhere Cache」。
系統會顯示監控圖表。
存取專案層級圖表
- 在 Google Cloud 控制台,前往「Cloud Storage bucket」頁面。
在「Cloud Storage」導覽窗格中,按一下「監控」。
按一下選單列中的「Anywhere Cache」。
系統會顯示監控圖表。
使用長時間執行的作業
成功執行後,「AnywhereCaches Create」和「Update」作業會啟動長時間執行的作業。您可以取得及列出長時間執行的作業,以便查看基礎 AnywhereCaches 作業的詳細資料和狀態,也可以取消長時間執行的作業,以便在基礎 AnywhereCaches 作業進行中時取消該作業。
如需使用 Anywhere Cache 的長時間執行作業的操作說明,請參閱「使用長時間執行作業」。
以下範例顯示從 AnywhereCaches 建立作業啟動的長時間執行作業:
done: false kind: storage#operation metadata: '@type': type.googleapis.com/google.storage.control.v2.CreateAnywhereCacheMetadata anywhereCacheId: us-central1-c zone: us-central1-c ttl: 172800s admissionPolicy: admit-on-first-miss commonMetadata: createTime: '2023-12-14T20:52:00.032Z' progressPercent: -1 requestedCancellation: false type: create-anywhere-cache updateTime: '2023-12-14T20:52:00.032Z' name: projects/_/buckets/my-bucket/operations/AULf_KhQxxsWRSn56wv4jfmn3pOu_dKTz9FoYx6S0EzMw5ssR0cXIiorCvHRwqxZnQmWj9jnGpKb3Y6iCD3XM9KLc8EHBm7uig selfLink: https://www.googleapis.com/storage/v1/b/my-bucket/operations/AULf_KhQxxsWRSn56wv4jfmn3pOu_dKTz9FoYx6S0EzMw5ssR0cXIiorCvHRwqxZnQmWj9jnGpKb3Y6iCD3XM9KLc8EHBm7uig
重試
預設情況下,非同步 AnywhereCaches API 是等冪的。也就是說,您可以安全地重試非同步 AnywhereCaches API 呼叫,不必擔心無意間修改資源。
舉例來說,假設您執行 AnywhereCaches Create 作業,在 us-central1-a
中建立快取,且作業成功。如果您使用相同的區域執行後續的 AnywhereCaches 建立作業,且作業成功,則要求會傳回與先前要求相同的長時間執行作業。請注意,只有在建立快取要求中加入 request_id
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如果未加入 request_id
,嘗試建立已存在的快取時,會收到 ANYWHERE_CACHE_ALREADY_EXISTS
錯誤。如要瞭解如何加入 request_id
,請參閱「要求重複」。
後續步驟
取得要為哪些值區和區域建立快取的建議。